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戶型圖,裝修時難免遇到雞肋空間。是閑置不用還是想辦法改造,就是考驗大家的時刻了。網友@秀逗cinderella家有一個陽臺只有2㎡,她沒有像一般人一樣一帶而過,居然把它改造成了功能齊全的小廚房! 說在前面:因為家里的廚房是戶型原觀景陽臺改造的,只有兩個平方的有限空間,然而廚房又是一個需要強大收納功能的空間,所以“收納”是我規劃設計廚房的最大著重點。 1 規劃與施工 這就是改造前的觀景陽臺,只有兩平方米。
先前施工師傅預埋好的電線插座和水管在正式改造后也做了相應的調整。
在爐灶(烹飪)、處理區(切菜)、水槽(洗刷)這三種功能動線的處理安排上,就反反復復更改了好幾次的位置,以求使用體驗感上的最大便利和更有效地利用到廚房有限的空間。 整個過程的設計規劃采購施工全部親力親為。
由于原始空間是對外開放的空間,既要封閉好欄桿又要避免風吹日曬的腐蝕,所以選擇了用瓷磚砌,因此整個櫥柜柜體都是瓷磚灌水泥砌成的。
關于這個如何灌水泥,本人是肥腸有發言權的,畢竟,全部水泥都是我攪拌的…… 師傅要求沙跟水泥的比例是1:3,然后是半干狀態,不能放過多的水攪成漿糊狀,不然灌進去水份不容易揮發干透,從而沒法固定基本的框架。
下面圖片可以看到,欄桿位置的兩面瓷磚都分別用大力膠固定住,然后就可以往夾層里面灌半干水泥沙了。
這就是基礎框架,然后師傅還切割了細長條狀的木紋磚修飾夾層的縫隙,同時也呼應了地面的油漆木紋磚。
為了施工過程不出難以挽救的差錯,嵌入式的廚房家電和大件必須提前買!這樣施工師傅心里才有底,每一個位置都用實物放進去測量過才進行下一步的工作。
鐵鑄搪瓷水槽跟師傅為了契合柜體預留的位置尺寸,來來回回搬了好幾次,始終保持堅強的圍笑,畢竟自己選的,不能抱怨。
多眼灶也是搪瓷的,當初為了尋覓到這款??灶臺內心承受了多少起起落落的波瀾我就不提了,據說是因為搪瓷據說微毒性,很多灶具品牌都是禁產的,這一款最大的賣點就是顏值,使用體驗感一般,火勢不夠猛,打火不夠靈敏。
烤箱沒有發言權。差不多一年就要過去了從來沒啟動過電源開關。但我還是不后悔選擇它而沒有選擇洗碗機。其實相對很多家庭來說,洗碗機或許更實用,但我家其實不怎么開火,也就不存在每天刷洗大量碗筷的必要,而且,嵌入式烤箱以及搪瓷多眼灶是我一直以來的廚房情結。
然后就是上漿等整體干透之后,就可以安裝臺面及家電水槽了。
初步安裝好實木臺面跟家電水槽的時候,那興奮勁兒好比當年預產期超了20天總算生出來那般,覺得可算盼出頭了!
實木臺面涂的是實木臺面賣家推薦的碧歐木蠟油。第一遍薄涂干透后,用細砂紙輕拋光,然后再涂第二遍待干。
封閉陽臺的最后一步就是安裝鋁合金窗戶,這里又有棘手問題就是,天然氣管道的存在讓安裝窗戶后有一條很大的縫隙,而且熱水器的排氣管也過短。
最后找到一家五金加工店幫忙焊接加長了排氣管。
安裝鋁合金窗的師傅也剛好為我找到尺寸合適的鋁合金框填上了縫隙,整個施工過程跟打超級瑪麗似的,層層關卡,淚目。
2 收納空間安排 三大功能區安置妥當之后,就進入收納區域的分布安排了。首先是隔板置物架,靈機一動在窗臺上安裝的隔板!太有必要了,尤其是瀝水籃,還有各種廚房用具的收納及小心機的裝飾物全都有了安身之處!
買大塊一點的木板,根據實地尺寸切割好,記得涂上防水漆或者木蠟油,保養好一點,就能用久一點。
好幾個朋友曾經問到過窗臺隔板是如何支撐固定的。
字面意思怕是難以具體到位地表達,直接看圖放大看細節吧!
其實就是兩邊各一小木塊固定在墻面,?中間再加個小木塊支撐,三個點作為支撐點。
再說說,臺面上的收納空間規劃,就是能掛起來的絕對不放下來。首先就是微波爐直接上墻,微波爐下方是臺式凈水直飲冷熱一體機,因為使用方便還養成了多喝水的好習慣。飲水機旁的轉角空間剛好放下了電飯煲。
灶臺旁的切菜區上方也安裝了隔板放置常用的食鹽白砂糖等,隔板下的吊籃則收納了各種研磨器以及需要密封的調料,吊籃旁的倒鉤掛的都是烹飪需要用到的鍋鏟湯勺。吊籃下方見縫插針安置了砧板刀具以及有裝飾作用的調味瓶子。
還有一個住友問過的調味品拉籃,在柜體是磚砌的基礎上怎么安裝的?喏,如圖。需要準備的是一塊厚實的木板以及圖里的五金配件。
拉籃安裝好的使用狀態
秉承能掛則掛的原則,把各種吊桿掛鉤都安裝上了,琳瑯鮮亮的各種小器具掛上墻,既解決了收納的問題也增添了不少不一樣的煙火氣息。
丑丑的天然氣管道也給開發出了收納功能,把折疊硅膠果蔬盆和黃色鐵皮紙巾盒安排在右手邊,使用感極優!
簡直把收納空間拓展到窮兇極惡的地步!白色圓盤是開罐器,黃裙小女孩是刷子,用于清潔水槽的。
沒有安裝垃圾處理器,一是做飯頻率不高,二是想節省下來空間安置各種鍋碗瓢盆。不常下廚的前提下,我家的鍋確實有點多得過分了!因為水槽下儲物空間的高度頗理想,為此還特意購置了伸縮置物架,把空間分隔為上下兩層,上層收納比較扁平的小奶鍋類,下層收納比較占空間的高壓鍋及大湯鍋等。 儲物空間有限,所以左邊的門后掛架收納了洗潔精,右側宜家的籃子存放著食品垃圾袋及一次性水槽過濾網等。
切菜區下方的儲物空間也是如此利用,上層存放菜籃果盆等,下層則是米桶糧油的存放,還特意在內壁空間安裝了一個感應燈,用來照亮柜子內部的視線死角,便于找到需要的物品。
因為買的是日本虎牌的電飯煲需要到變壓器,特意讓師傅把變壓器藏在柜體里(變壓器背后有孔,可以掛墻,預防有時候水管漏水被浸泡,然后在柜體里插上插座通電后連接臺面上的插座,電飯煲即可直接使用臺面上的插座啦。
這是抽油煙機上方的收納空間,儲存食品類或廚房用具都不合適,放各種紙品倒蠻不錯的!機智取紙大法好!
這是吊柜的收納空間,上層的鐵皮罐裝的都是五谷雜糧,下層則是盛菜的碟子。
廚房不能沒有垃圾桶,但放個落地垃圾桶就沒有下腳的地方了,所以用折疊掛式垃圾架解決這個問題。單槽水槽使用起來很爽,但卻挺浪費水的,所以這個移動洗菜籃算是個不錯的折中選擇。
3 更多細節 最后補充幾點小改動的DIY。 由于砌柜體的瓷磚是米黃色的,跟白噗噗的小胖面包磚特不搭,但萬能的某寶總能拯救我于絕望當中,讓我找到了鋁塑背膠自粘馬賽克。
還可以根據需要的尺寸進行裁剪,牢固程度真的是指甲蓋掰折了也休想扒下來,貼完效果讓我滿意到想給賣家磕頭!
再來就是原始戶型有扇玻璃門被我毅然決然拆了,本來轉身空間都不夠富裕?,還影響到我掛桿的位置,于是乎用門簾取代了它,到后來的使用當中,嚴重證明了,根本不需要門,簾都懶得拉上。
因為廚房集成頂燈不夠亮,在水槽上方裝了個吊燈,但切菜區也還是被擋到光線,于是乎多買了個感應燈,背后貼上3M背膠磁貼吸在切菜區隔板的吊架上。
晚上來倒水喝,都不需要開燈,感應燈的柔和光亮不僅足夠了,蜜色的燈源還讓人在夜晚感到特別柔沁安心。
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廚房,我更樂意將它定義為“解憂茶水間”,因為它讓我心生溫暖,胃感幸福。
這是餐廳通向廚房的視角,綠色門后才是原戶型的廚房空間,現被改造成衣帽間。
廚房全部完工距離現在時隔差不多一年了,一邊回顧一邊整理好這篇文章,抬起頭來才發現外面天色落幕,才發現嘴邊噙著笑。最后就以一張廚娘寫真收尾了罷!
文章來源:好好住APP 版權聲明: 本文所有文字著作權,歸好好住APP用戶 @秀逗cinderella 所有;任何公司、組織、個人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均不得直接使用、允許使用本文任何內容或用戶的知識產權,一經發現,著作權人將訴諸法律予以解決。 (完)
聲明:本文由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家居網。文中部分圖片來自于網絡,感謝原作者。 |
選風格填面積,馬上免費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