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資料 面積:27㎡→70㎡ 戶型:3室1廳1廚1衛 風格:簡約 阿朱和BUBU是自由藝術家, 2017年初,兩人在廣州市區 以低于商品房四分之一的價格, 買下了一棟70年房齡的老房子。 房子的結構非常糟糕: 是一個占地27平米,3米x9米的狹長建筑。
夫妻倆請來了建筑師劉洋做改造, 改造完成之后, 這里成了一棟全新的4層住宅: 室內面積70平米, 有兩個臥室、一個餐廳, 一個工作間,甚至還有一個儲藏空間! 不僅能供夫婦二人居住、工作, 還預留了一間寶寶房。 劉洋說:“比起買普通的商品房, 我們希望更多人能住進這樣的房子里, 在生活方式上實現更多可能性。”
廣州海珠區同福東路附近,有一整片充滿歷史感的老街區。因為在珠江以南,老廣州也把這里稱作“河南”,阿朱和BUBU的新家,就在這里。
這里的街區大部分都是民國時期形成的,很多老建筑呈長條形,臨街的開間小,但是縱深大,前面的鋪位用來經商,后半部分用來滿足家庭居住。
阿朱和BUBU是新廣州人,2017年初夫妻倆買下這棟老房子,希望父母退休后能來廣州跟他們一起生活。 在廣州,這種獨立住宅叫“私房”,它的價格通常要比商品房便宜1/4到1/5,算上建造的費用,比直接購買商品房要劃算許多。對于預算有限的阿朱和BUBU來說,算是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他們還是一對藝術家夫婦,對房子的改造有兩點要求:一是希望有兩間臥室,給小朋友一個預留的空間;二是希望能有自己的工作空間,但裝修費用又不能太高。 為了實現這兩個愿望,夫妻倆找到了好朋友建筑師劉洋一起討論,希望能幫他們設計一個理想的家。
老房子的原貌 原來的房子是一個磚混結構的兩層小樓,由兩部分組成:一層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建成的,二層是80年代加建的。 房子寬3米,進深9米,宅基地的面積只有27平米。買下的時候整個房子結構混亂,岌岌可危,基本上是無法居住的。
整個改造花費了40萬。劉洋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是高度限制,因為一些市政的規定、周圍復雜的鄰里關系,新建筑的輪廓被限定在了原有房子的輪廓之內。 于是,建筑師劉洋干脆把兩個檐口的高度差,變成了一個斜面。
這里的外部條件很混亂,南北兩側緊挨著鄰居家的外墻,東西向的巷子僅有1.6米寬,劉洋做了十幾個模型,最終設計了一個有“包裹”感的家——四面都是墻,只在斜屋頂上開了兩個“洞”。
入口選在了巷子最里面的一側,走到路的盡頭,要折一下才能進入到房子。
混凝土結構、灰色的洗米石外墻……讓整個建筑看起來很整潔,仿佛在這個地方存在了很多年一樣。 很多人都會覺得三樓很壓抑,為什么不開個窗戶?劉洋的解釋是:越朝西面,越不應該開窗戶,封閉之后反而可以隔熱。
房屋剖面圖 原來的房子有8米的高度,為了能盡可能獲得更多空間,劉洋把房子設計成了4層。 一樓和四樓有2.2米的層高,二樓跟三樓的層高只有1.9米。建好之后,室內面積加起來一共有70㎡。
一進門,是一個小小的庭院,然后是餐廳兼會客區,最里面是廚房。
通過狹窄的樓梯到達二樓,二樓布置了一間主人臥室,浴室、洗手間。臥室的窗外可以看到一樓庭院的景觀。
三樓布置了一個小臥室,另一邊是兩人的工作區。
四樓是雜物儲藏、晾曬區,以及貓睡覺的地方。
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密不透風”房子的里,大部分的空間都是半戶外的。 劉洋通過天井和庭院來解決采光和通風的問題。比如庭院、餐廳廚房、會客辦公的空間,都不是完全封閉的,甚至連廁所和浴室也是半開放的空間。 劉洋覺得,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基本會依賴空調環境,習慣用設備去處理跟自然的問題。“我想用一個相對古老的方式去解決宜居的問題,而不是通過一個簡單的設備或者技術。”
一樓的東側有一個百葉窗,可以通過調節葉片的角度,來控制空氣流通。
巷子里面的冷空氣進入后,空間里的熱空氣再通過屋頂的天窗排出去,這樣形成了一個內部的循環氣候,哪怕是在沒有空調的半室外空間,也不會感覺到悶熱。
設計師還在斜屋面上面鋪設了一層隔熱磚,作為隔熱層。 四樓頂部有一個大的天窗,也可以根據不同的氣候去調節開合的角度。
劉洋把臥室面積壓到最小,把多出來的空間都留給了公共區域。 “大家只會在休息的時候使用臥室,但其實休息的時候占用的空間是很少的,臥室可以放在最中心、最安全的位置,但不一定是面積最大的。”
室內用到的材料很隨性,劉洋希望阿朱和BUBU入住后,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去改變一些使用空間,不被限制住。 地面的處理方式,是直接打磨結構樓板,而不是選擇鋪新的地面材料,看上去有點像粗獷的水磨石,還能節省層高。 室內的天花板保留了原有的混凝土模板,看上去就像一個未完工的毛坯房。
阿朱和BUBU設計的開放日海報 房子蓋好的時候,劉洋跟阿朱、BUBU一起做了一個開放日活動,邀請不同的朋友來這個房子,一起討論城市人的居住問題。
有的人在客廳,有的人待在庭院,還有的人在三樓工作室,大家都感覺很自在,并不覺得擁擠。阿朱說,人最多的時候,這里能容納下十幾、二十個人。
阿朱和BUBU對房子特別滿意,這里既可以作為他們的起居空間,也是他們工作和會客空間。阿朱和BUBU分別有自己的朋友,以前家里的公共空間分割不夠明確,如果兩個人的朋友同時來,都會擠在客廳,現在夫妻倆可以分別在不同的空間里待客。
這里也是劉洋設計的第一個獨棟住宅。他覺得,老城區的獨立房子,是一個城市的特有產物,南方有天井住宅,北方有四合院的住宅,其實都是人的居住跟土地直接發生關系。 “比起買普通的商品房,我們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住進這樣的房子里,在生活方式上實現更多可能性。” 文章轉自公眾號:裝修百寶書
|
選風格填面積,馬上免費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