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精品的誕生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代價,傳世精品紅木家具更是如此。作為企業標準“領跑者”,大國匠心品牌山東巧奪天工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巧奪天工紅木)將“打造中國紅木家具第一品牌”作為奮斗目標,經過近三十年的實踐探索,讓世人見證了傳世精品紅木家具是怎樣“煉”成的。
首個企業標準“領跑者”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定義:標準,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據悉,企業標準“領跑者”是指:在同類可比范圍內,全部指標優于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主要指標的技術水平或服務要求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能夠有效實施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或生態效益,對產品質量提升和產業轉型升級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企業標準或團體標準。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這些大家熟知的標準通常是“底線”,企業“領跑者”標準則遠遠高于這些,能有效推動傳統產業走智能化、高端化發展之路。 早在2017年,作為“紅木家具四大藝術品牌”的巧奪天工紅木就率先首個入選企業標準“領跑者”。
巧奪天工紅木產品生產標準高于國家標準 嚴苛標準成就傳世精品 一件紅木家具精品,要做到“材、藝、型、韻”四者俱佳,就必須要有標準。作為企業標準“領跑者”的巧奪天工紅木,其傳世精品紅木家具又是怎樣嚴苛的“標準”呢? 紅木家具定位做精品,首先遇到的就是白皮的取舍問題。按照國家標準,產品非正視面的白皮使用量應不超過10%,可是巧奪天工紅木卻堅持零白皮。這樣的結果導致材料成本至少增加30%,盡管如此,巧奪天工紅木為了打造傳世精品,還是狠下心來嚴格執行零白皮的生產標準。除此之外,為了實現紅木家具的最高境界——一木一器,巧奪天工紅木的傳世精品紅木家具都是選用大樹主干料。這樣生產成本又會大幅提高,二者加起來至少高出一倍。但這樣做出來的家具花紋協調美觀、木性一致,不變形開裂,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巧奪天工紅木《錦繡山河沙發》 藝為器之魂,紅木家具自古就有三分材、七分工之說。從關乎內在品質的干燥、榫卯到決定外觀質量的雕刻、刮磨,每一道工序都必須一絲不茍,做到極致。榫卯工藝是紅木家具的靈魂,巧奪天工紅木的榫卯結合嚴絲合縫,最大縫隙<0.05mm。而國家標準的要求則是最大縫隙≤0.2mm。傳世精品紅木家具正是在這些細微的差距里誕生。 一直以來,紅木家具變形開裂是困擾整個行業的一大難題,所以,眾多工序當中,木材的烘干是廠家資本和技術投入的重中之重。巧奪天工紅木在一次干燥的基礎上增加半成品的二次干燥,發明出一套獨特的干燥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此舉不僅徹底解決了紅木家具易變形開裂的行業通病,還提升了傳世精品紅木家具的含金量。
巧奪天工紅木獨特的干燥工藝,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當我們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的今天,巧奪天工紅木把這種時代精神“潤物細無聲”地貫穿到了每一個生產環節,每一道制作工藝上,這正是大國匠心品牌的擔當,更是大國崛起的動力與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