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也是儒家“正心正身正德”的思想的傳承。《說文》:椅,梓也梓,是一種落葉的喬木。“椅”偕“倚”音,意即坐時有個依靠。
巧奪天工紅木·合意扶手椅三件套 椅子是什么?作為坐具,椅子在文化上只是載體。正因為人文因素的介入,椅子的演變才有了道不完的故事,體現的是中華文明的進步。 坐具上的情懷 中國古代椅子的發展,可以簡潔地用四個字來概括:從低到高。 在早期的時候,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直至后來椅的出現,才改變了這一生活起居習慣。
巧奪天工紅木·圈椅 我國古代原本是沒有椅子的,人們普遍都是跪坐著交談、讀書、吃飯、休息等。可以說,中國古人原始的生活起居狀態就是一種“平面風格”——席地而坐,擇地而臥,身體受力重心不離“地面”。 但是,自從椅子傳入中國后,就改變了中國人的起居方式,人們的起居方式也從由跪坐到垂足而坐的轉變。
巧奪天工紅木·皇宮椅 自從西域傳入,椅子在發展過程中,逐漸中國化,最終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 椅子或許是傳統家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禮儀的載體,在重要場合中象征等級,匠心獨運的設計與應用也彰顯了古人的情懷。
巧奪天工紅木·扶手椅三件套 官帽椅里的文骨 官帽椅的名字很形象,是因其外觀側面與古代官員所戴官帽相似,故而得名。古代官帽均為前低后高,明顯的分成兩部分。
巧奪天工紅木·官帽班椅 若將椅子與官帽對比,尤其從椅子的側面看,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如帽子的后部。 按形制和適用地域,官帽椅可分為主要用于北方的四出頭官帽椅,以及主要用于南方的南官帽椅。
巧奪天工紅木·特大號官帽班椅細節圖 官帽椅的形態雋永大方、典雅端莊,蘊涵了一種儒雅的文人氣質。 在它身上,文人墨客的清揚和瀟灑體現得淋漓盡致。形似官帽,也正是士子們“樂觀入世”的思想表現。
巧奪天工紅木·知韻特大號扶手椅 圈椅中的“宇宙觀” 提到圈椅,人們就會聯想到中國人文化中典型的宇宙觀——“天圓地方”。的確,圈椅是方與圓相結合的造型,上圓下方,圈是圓,座是方。 以圓為主旋律,圓是和諧,象征幸福;方是穩健,寧靜致遠。圈椅將風雅和閑適情懷展露至盡,是傳統哲理的具體顯現。 在室內布置中,可成對陳設,亦可單獨擺放,因此,在現代中式家居里,它是必不可少的中式展示空間元素之一。
巧奪天工紅木·明式圈椅 兩千年以來,中國人、外國人設計的所有椅具當中,被古今中外的家具設計師公認的設計第一的椅具,就是中國的圈椅。 圈椅深深影響了世界家具設計的潮流,德國的包豪斯簡潔設計風格源于明代圈椅,現代各類后現代椅子設計的靈感來自明代圈椅。其中,丹麥設計師漢斯·魏格納的“Y字椅”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巧奪天工紅木·皇宮椅 椅子從無到有,反映了社會時代的變遷。椅子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起居方式,也改變了我們的禮儀制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塑造產生很大的影響。 “椅”禮相待,坐而論道,從巧奪天工紅木的椅子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