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床的歷史 架子床是古人晚間休息用具,是生活中最親密的伴侶。 李漁在《閑情偶寄》“床帳”一節說:“人生百年,所歷之事,日居其半,夜居其半。日間所處之地,或堂或廡,或舟或車,總無一定之在,而夜間所處,則止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相共之物,較之結發糟糠,猶分先后者也。”
從某一角度來說,床是與人身接觸時間最多的家具。 宋代是我國家具設計史上的一個高峰,不僅創造了自己的風格也設計了如架子床,這類非常有突破性的家具。因為,在宋代以前人們睡覺是沒有架子的,直接平躺面朝屋頂,而宋代以后歷朝直至民國都采用的是“架子床”的設計,特別是在明代非常流行。
架子床的特征 架子床最大的特點是做工精美華麗,無論是材質還是配飾,也都透露著非凡的美感,且其設計素有藏風聚氣的功能,把空間縮小,使得一個人的睡眠更有安全感和凝聚一個人的氣,不受到晚上涼風的侵襲。 顧名思義,架子床相比其他床,整體多的是一個架子。一般四角安立柱,床面兩側和后面裝有圍欄,上端四面裝橫楣板,頂上有蓋,俗名“承塵”。
以百子床為例,床架雕四簇如意云紋幾何紋樣并用榫卯拼接而成,兩側中間留出橢圓形的月洞門,下端圍欄以浮雕技法雕琢螭龍紋,床頭一幅百子圖有100位栩栩如生的童子,他們或顰或喜,或博弈撫琴,或玩耍談天,生動傳神,中間還輔之牡丹等喻意吉祥的吉物珍禽,寓意多子多福,百子形態各異,體現了極高的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足見做工之精。
作為中式的高端寢具,架子床是非常人性化的,不僅床體精美的雕工和圍欄上,精巧的紋飾給人舒適的視覺享受且結構非常穩定且嚴謹,家具制作中,部件越多,越繁雜的構件組合工藝難度越大,對匠藝的要求越高。 在裝飾上,架子床則代表著一系列的工藝的高水平,包括攢框打槽裝板挖洞、攢斗、透雕、浮雕等,是各類裝飾工藝的最先行步伐和最豐富的成果。
架子床體現了古人一系列家庭價值觀念和對享受審美的要求,同時它又帶有更多的無形價值,是主人經濟實力和地位的體現,所以它是婚嫁中最引人注目的旗幟性的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