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堆制 配方1:棉籽殼90%,麥麩5%,石灰2%,過磷酸鈣1.5%,碳酸鈣1%,尿素0.5%。 配方2:蘆葦50%,雜木屑16%,棉籽殼30%,石灰1.5%,過磷酸鈣2%,硫酸鎂0.5%。 堆料發酵時,先將培養料混合拌勻,集中成堆發酵處理。料堆高0.8米、寬1米,長度視場地而定,堆料后蓋膜保溫,發酵時間5-7天。料溫達到65℃時開始翻堆,發酵期翻堆2 -3次。 場地選擇 作為發酵料菌床栽培的菇場,應選野外依山傍水,土壤肥沃,向陽背風的場地。畦床寬1.3米左右,床面整成龜背形,四周開好排水溝;上搭蔭棚保持“三分陽、七分 陰”的光照度。 堆料接種 將發酵料鋪于畦床上,料厚15-18厘米,分3層播種,像竹蓀堆料播種一樣,即畦面先鋪一層料,播上菌種,繼續鋪一層料,播一層種,然后再蓋一層料,形成3層料2層種。一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菌種量占料量的10%,播種后整平料面,稍加壓實。然后在畦床上方加罩塑料膜防雨棚。待菌絲吃料2/3時,覆土3-5厘米。但注意通風,保持畦床空氣新鮮,有利于菌絲發育。 出菇管理野生紅菇長菇期正值炎夏高溫季節,多生長密林之下,地表溫度比空間低3℃ -5℃。為此,人工栽培遇到炎夏長菇高溫時,應采取噴水降低空氣溫度,畦溝蓄水調低地溫,加厚棚頂遮蓋物,抵制外界熱源,人為創造適宜長菇環境。出菇階段如果發現雜菌污染,應及時挖掉受害部位,并撒上石灰粉,1-2天后再覆蓋新土;并加強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采收加工 1:合理采收紅菇子實體成熟度六七成就可開采。合理采收對紅菇商品價值關系較大。據西峽縣調查,六成熟的未開傘紅菇,市場收購價達400-850元/斤,而完全成熟的300-550元/斤,相差4倍。一般過成熟的開傘菇或已出現腐爛跡象的,內部絕大多數已蟲蛀生蛆,失去商品價值,不要采收,宜留在林地作為繁衍種源,有利于翌年長菇。 2:加工干制目前紅菇產區群眾多采用烘干,目前采用曬干制法大多被淘汰。由于紅菇營養豐富,又是野生土生菌,且又發生在高溫暑期,腐爛和蟲蛀成為影響其商品價值的最大限制因子。日曬一般要2-3天,有相當多成熟度高的紅菇,在曬制過程中內部已開始蟲蛀。陰雨天采收的,第二天內部就開始生蛆,在產品收購中被淘汰。因此,紅菇采收后要立即采用脫水烘干機械干制,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