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季節 根據榆黃蘑子實體分化和發育要求的溫度,我國北方地區可在秋、冬、春三季進行栽培,南方地區則以秋冬兩季較好。 栽培場所 榆黃蘑抗雜能力強,生長發育快,可利用栽培的環境比較多,如閑置平房、菇棚、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地溝等。 栽培形式 榆黃蘑人工栽培有生料、發酵料和熟料三種形式,由于其抗雜能力強,菌絲生長發育快,我國大多采用生料和發酵料栽培。 培養料及堆制 1:棉籽殼100千克、石灰2千克,料水比1∶1.3~1.5;該配方可生料栽培,也可發酵料栽培。 2:玉米芯70千克、麥麩15千克、腐熟雞糞15千克、生石灰4千克、尿素0.3千克,石膏1千克、料水比1∶1.3~1.5。培養料建堆要求高1米、寬1.2~1.5米、長不限。建堆后輕輕壓實料表,然后用較粗的木棒在堆上自上而下均勻地打通氣孔,以避免厭氧發酵。待堆內20厘米處溫度升至65℃左右時,維持12小時翻堆。翻堆時,要上下、內外使培養料互換位置,翻拌均勻。第一次翻堆后,待料溫再升到60℃以上時維持1~2天,再翻堆,前后共翻3~4次。當玉米芯變成深棕色、有發酵香味時,發酵結束。 裝袋接種 攤開料堆,調培養料pH為7~8,即可裝袋接種,方法與平菇等相同。 發菌管理 發菌場所溫度不要超過25℃,空氣相對濕度以60%~70%為好,同時要注意遮光及通風換氣。棚溫要控制在28℃以下,超過28℃要注意散堆降溫或通風降溫。發菌一周后,檢查菌絲萌發情況。若發現菌絲不萌發應補種;若發現少量雜菌感染,應加強發菌室通風降溫,控制或抑制雜菌發展。若溫度過低,還需保溫、升溫,保證菌絲正常生長發育。一般25~30天菌絲即可長滿全袋。 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袋后,再維持3~7天,即可進行出菇管理。生產中多采用菌墻出菇管理,菌墻的碼垛方法與平菇相同。菌墻筑好后墻頂灌水,菇房(棚)溫度保持在15~20℃,空氣濕度85%~95%,拉大溫差,注意通風換氣并給予一定的散射光刺激,約一周后,菌蕾就會大量出現。出菇期間往栽培場所地面、空間增加噴霧2~3次,并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榆黃蘑從現蕾到采收一般需8~10天。 采收 子實體菌蓋邊緣至最大平展或呈小波浪狀時即可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噴水。采收時一手摁住料面,另一手將子實體擰下,或用刀將子實體于菌柄基部切下即可。墻式栽培,管理得當,可收4~6潮菇,一般生物學效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