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喝茶,品味,悟人生。 喝茶,喝的是一種心境,濾去浮躁,沉淀身心。君子好茶,以茶會友,故而茶臺之間,情感四溢,亦為鴻儒之趣! 茶與茶臺 “非茶不交,點湯送客”,以茶待客,是歷代國人社交的首選,無論何時,每逢客至,總要沏一壺好茶,以顯示歡迎好客之意。在我國古代還有皇帝“賜茶”一說,更是多少達官臣子的榮耀象征,而衍生至今,喝茶更成了人們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樂事。
在唐朝的《宮樂圖》圖中,便繪有宮廷仕女坐長案娛樂茗飲的盛況。 “長案正中置一大茶海,茶海中有一長炳茶勺,一女正操勺,舀茶湯于自己茶碗內,另有正在啜茗品嘗者,也有彈琴、吹蕭者。” 以現代家居的視角,此長案其用義本身即為茶臺之用,繼而茶臺的出現便是文人墨客、雅致之士間品茗、暢聊的空間。 一方茶臺,也逐漸成為家居或者辦公場所的標配,更是愛茶人士必備的家具之一。
一方茶臺,一種心境 在佛教中有“茶禪一味 ”之說,品茶即是心境的自我調和,是悟禪之道。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一個愛喝茶的人,身上絕不會有太多戾氣,反之,他們的身上總會讓人感受的溫暖與平和。在他們家中,往往也都有一方茶臺,其濃郁的茶道氛圍,讓人放松心靈,蕩滌俗塵,故而心境高深,儒雅通透,在交往中也讓人如沐春風。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一方茶臺即是一種心境,無論是獨自品茶,還是以茶會友,又或是以茶待客,都能為品茶的意境增色不少,讓人在品茶之時,真正的放松心情,感受靈魂深處的平和與淡然。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茶臺品茗,自在于心。 水木茶香柔 作為茶文化的載體,茶臺的選擇往往趨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式茶臺中則更偏愛紅木茶臺。 一來,紅木茶臺在材質上,屬于“木”性,與茶同屬天然之道,紅木茶臺正好將品茶的“水木茶香柔”的獨特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且書中曾提到:“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乃是最古老又年輕的‘茶’字”,恰好與東方古韻的茶道不謀而合。
二來,紅木材質堅固實用,在色澤與外觀上極富雅致之境,一張好的紅木茶臺往往都經數道手工打磨而成,溫潤如玉,近之讓人如沐春風,待人接客更顯大氣。 再則,紅木茶臺造型簡潔、端莊、大氣,對裝修風格與空間環境也具有極強的適應性與包容性,不論是在中式裝修風格中還是西式現代化家居以及諸多辦公場所中,都能營造出一種恬淡自然的人文氣息。 水木茶香柔,紅木知茶意。于木香、茶香交融間,呷一小口茶,任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蕩漾開來,感悟苦盡后的余香繚繞,喝茶,品味,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