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經到來,相信許多老師都吩咐學生們在這個春節期間繪制一張中國傳統年俗手抄報,大家是否都準備好內容了呢?下面就跟著小編就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傳統年俗手抄報
年俗是過年的民俗,其形式的多樣才營造了濃濃的年味兒。簡單來講,年俗就是過年期間大家都干什么,吃什么,穿什么。
早年間,咱們老北京過年流行吃雜拌兒,有種說法是說一開始吃雜拌兒,北京的年味兒就到了。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什么不用等到過年才能買到,但期盼年味兒的心意沒有變。對于過年來說,我們在做物質方面的準備之外,精神方面的準備也很重要。年的全部意義在于怎么過,很多人感覺年味兒變淡,根子在于缺少過年的新方式、新載體,也缺乏對年俗背后傳承和含義的了解。
與往年相比,有更多的人開始思考年俗的意義,尋求年節的回歸。今年一位朋友在我的建議下,刻了一塊灶王爺的版。想象一下,當我們自己在拓印灶王爺像時,如果有人從旁講解這其中的傳承和寓意,相信對于所有的參與者來說都會是很好的年節回憶。
年味兒是醞釀出來的,采買、制作、享受氣氛都是醞釀年味兒的方法。
在過年以前,采買大紅燈籠、LED彩燈、春聯、福字,還有各種新年裝飾品,如今的家里不貼門神,同樣可以買些現代貼畫、裝飾畫,這些都會給我們增添年味。過年期間,如果我們在陽臺上掛個大紅燈籠,朋友來做客的時候,您跟朋友說到了哪個小區幾號樓以后,看見陽臺上掛著大紅燈籠的就是我們家,這是挺有意思的事。包括自己親手撰寫春聯,快到元宵節了自己動手做燈籠,相信都會給家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我們去親朋好友家拜年,是提三斤肘子還是二斤點心并沒有太大區別,如果我們能夠精心準備一些包含自己心意的禮物,打個比方說親筆題寫一副嵌字聯,把朋友一家人的名字巧妙地安置在對聯之中,收到這樣的禮物對方一定會高興。拜年的禮物選擇并不在于價格高低,關鍵是您準備這些禮物時的那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