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黑頸龜主要分布于越南和我國廣東、廣西 現在很多人將飼養黑頸烏龜作為一種賺錢的手段,這無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不僅保護了野生資源,也擴大了黑頸烏龜的數量,但是要注意掌握黑頸烏龜的飼養要點,以免造成龜的死亡。 一、黑頸烏龜的保護狀態 由于農貿市場日益開放興旺,中國兩廣地區又有喜食野生動物習慣,故對黑頸烏龜的捕捉食用日趨嚴重,導致大量捕殺,本已不多的種群,逐漸衰亡。 本種系中國特有種類,且分布區較窄,如不加以保護前景堪憂。馴養繁殖狀況尚未見馴養繁殖的報道。僅見廣西柳州市動物園飼養有幾十只。1964年上海自然博物館在海南島海口市獲得一只雌性個體,曾產卵2枚。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二、黑頸烏龜的疾病控制 稚龜經過培育成30~50g之后,進入幼龜階段。此時,盡管稚龜發病高峰以及危險期已過,但養殖技術風險依然存在。如果忽視幼龜培育管理,不僅生長受阻,而且易導致多發病。 要針對幼龜的營養需求進行內調控,并對幼龜在溫室養殖中的生態環境進行外調控。緊緊抓住“消毒、防病、營養、促長”等關鍵飼養管理技術,提高成活率和生長率。 三、黑頸烏龜的越冬管理 將他們埋在潮濕的沙子中,注意保證沙子的較大濕度。對冬眠的水龜也要進行不定期的檢查。虛弱的龜或生病的龜可以提高飼養溫度,不讓他們冬眠,他們沒有充足的脂肪以供在冬眠期間消耗。 在冬眠之前的一周就停止喂食,并用溫水浸泡,否則冬眠期食物和糞便在體內的淤積易造成腸胃炎。一定要保證較大的濕度,否則會缺水而死。在冬眠時的環境溫度也不能降到5℃以下,否則會因過度受凍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