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料配方 1:棉籽殼96%、石膏2%、碳酸鈣1%、過磷酸鈣1%。 2:雜木屑(或甘蔗渣或玉米芯)40%、棉籽殼55%、黃豆粉(或玉米粉)2%、石膏2%、過磷酸鈣1%。 適宜栽培期 為避免雜菌污染,應選擇最適生長溫度范圍內制袋發菌,一般以9月生產為宜。 選擇優良菌株 選用廣溫型,同時具有優質、高產、出菇快、適應性廣、抗逆性強、遺傳性穩定的好菌株。目前較為理想的菌株為“秀珍2號”。 栽培方式 袋栽、瓶栽、箱栽、畦栽均可,但最好是采用熟料袋栽和落地墻式出菇。此種栽培方式既可有效利用菇房空間,又便于管理與采菇。生物轉化率可達120~150%。 科學管理 出菇階段要做好溫、濕、氣、光四要素的協調管理,營養物質的及時補充,才能達到優質與高產的目的。溫度應盡可能保持在最佳范圍內,并適時采取變溫措施進行溫差刺激。培養料含水量必須始終穩定,濕度適宜,每潮菇后應視其培養料的干濕程度適量補水。空氣要求流通新鮮,光線強弱適度。 適時采收 秀珍菇一般在菌蓋長至3厘米時及時采收,最大不超過4.5厘米。采收時,整叢菇應一并采摘,無須采大留小。秀珍菇小菇質量好,口感佳,售價高;菇大則品質風味下降,售價也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