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家居網 裝修頻道】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并各個地方都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拜月、吃月餅外,還有廣東地區的豎中秋,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等。 Part1:拜月光 習俗來源
古代的人民多以務農為主,而農事和季節的變化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一年中的秋季,農歷八月中旬,又是豐收的黃金季節。“秋”本就有“禾谷熟”之意。人民辛辛苦苦,終於等到收穫,於是家家戶戶都設酒備菜,祈求來年農耕順利,以及為了答謝神祗一年下來的護佑,因此會舉行了一系列儀式和慶祝活動,古代稱為“秋報”。這也就是拜月光習俗的開始。 習俗的詳細介紹 拜月光其實有三個部分:農歷的8月14晚是迎月夜,15日晚是賞月夜,16日晚是追月夜。其中拜月光的一個重要習俗便是:豎中秋燈,寓意高燈遠迎。每到中秋節,人們通常一大早便在天臺或是門口擺上月餅、芋頭、柚子等傳統的中秋食品,晚上一家人吃團圓飯。晚飯過后,全家開始“拜月光”。 拜完月光后要吃田螺,一家人賞月聊天,這樣才算結束。 拜月亮時,一定是要對著月亮,在天臺或門口掛上燈飾,讓月亮“看到”。祭月時要焚香、點蠟燭,跪在地上,虔誠地許愿祈福。 儀式:對月當天,有天臺的在天臺,無天臺的在門口豎起竹子,掛起燈飾。放置供桌,擺上月餅、茶水、糖果,芋頭、菱角、柚子、香蕉、楊桃、柿子、油甘子等(芋頭的擺法是,在盤的中央放芋也母,周圍擺芋仔),對月而祭。 習俗注意事項 拜月光的祭祀食物一定要種類多,以顯示本年來的生活幸福美滿。通常柿子、葡萄、哈密瓜、碌柚、花生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最重要的是要有月餅。 >>查看更多中秋風俗 轉載申明:太平洋家居網獨家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